网站首页 > 生存狂 > 当前主题    站内搜索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         新用户申请  老用户登录  返回首页
作者信息   主题: [讨论]公共场合遇险应如何求助?10747

白瑞德


发表主题: 2962
发表回复: 4622
网站暂行积分: 13508


【人类幸存者】



  发表时间: 2009-8-27 14:02:18             


先转一个案例: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 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 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 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 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U='Ib87v9p2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既然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学现象,就连Discovery的一个专辑《玻璃丛林——熟悉的陌生人》里也曾提到过这个事实,而且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这种现象发生的几率应该会更多,那么站长想和各位朋友讨论下,如果在公共场合突发疾病或者遭遇犯罪侵袭,我们应该如何求助呢?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每当你几乎快被困难击倒,丧失斗志的时候,你就想想背后还有无数等你倒下捅刀子的SB,就充满了力量。
新用户注册   返回首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