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血色浪漫 > 当前主题    站内搜索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         新用户申请  老用户登录  返回首页
作者信息   主题: 八月风暴战略进攻结论部分22032

近卫龙骑兵


发表主题: 40
发表回复: 422
网站暂行积分: 4702


【深谋远虑我猫总】



  发表时间: 2010-11-17 下午 07:45:46             


发这个也是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这场战役的兴趣。这场战役是苏军在二战中的战役艺术的华丽表演,而且也是由我最喜爱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的。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并不全,希望有时间能补齐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苏联最高统帅部预计满洲的这次战役将持续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并据此进行了准备工作。为这样一次短促的胜仗作准备涉及到有限时间内秘密进行大规模的兵力调动。由精心挑选出来的指挥员们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指挥体系来控制在如此宽大正面上作战的大批部队。各级指挥员都选定了战略、战役、战术目标并调整部队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大量各种支援单位准备好了为作战部队提供支援。按照计划,各战役均利用地形并灵活运用各种作战兵种,尤其是装甲兵。这次战役的特点就是灵活和大胆。各级指挥员为了赢得胜利都显示出了高度的主动精神。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苏联人在满洲面对的最大问题就是紧迫的时间、复杂的地形以及日军的抵抗,苏军自己克服了前两个困难,而日军的部署帮助他们解决了第三个困难。实际上,苏联人在七天内就完成了战役(到8月16日),之后的交战和机动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苏联人比自己的时间表提前了三个星期、只收到轻微伤亡就全面压垮了关东军。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为什么苏联能取胜?从B&XA*Le;;ys6本质上来说,苏联的胜利是必然的。苏军的优势、日军在西太平洋渣一样的战略态势、对日本的毁灭性轰炸攻势(包括原子弹)以及关东军的衰弱都表明日本必败无疑。因此真正的问题就变成为什么苏联会赢得这么快?尽管用上述因素也可以简单地解释这个问题,但这就掩盖了日军速败的其他原因。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当苏联人进入满洲之时,他们以为会陷入苦战,他们也是据此作准备的。结果就是一个大胆的战役计划。苏联人对关东军的勇敢(至少是名义上的)是抱有敬意的。毕竟他们之前曾和日军交过手,知道日军单兵的实力和英勇精神。即使明知道1945年的关东军和1941年不可同日而语也没有明显减弱这种敬意。苏联人显然对日军的防御计划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并据此调整兵力。不管怎么说,他们可能高估了日军边境掩护部队的实力,这也是为什么苏军最初进攻为何如此气势汹汹。苏联人还预计在满洲南部的筑垒地域会遇到日军更激烈的抵抗。苏联的计划中的几个决定反映了这种高估:夺取满洲中部平原,将日军逐个歼灭,在其会合前加以分割。这样进攻就是沿着多条轴线,包括直插朝鲜的突击。但即使是苏军指挥员们也为自己胜利之快、占地之广而惊讶。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从领导层、装备和人力来看,1945年的关东军也远不是1941年的关东军了,但它也并不像某些分析人士声称的那样不堪。在很多情况下,1945年那些差劲的补充人员在战场上打得还不赖,不管他们是否被允许战斗。即使是遭削减的日军师团人数也比苏军师多,打得也不错。例如,日军独立混成第80旅团和第119步兵师团在海拉尔以及大兴安岭-Pokotu公路的战斗中都表现十分出色。第135独立混成旅团和第123步兵师团在瑷珲(Aihun)和孙吴(Sunwu)证明了自己。许多把守要塞的边防部队面对压倒性多数的苏军都表现英勇并赢得了对手的敬意,他们也许会想起布列斯特和塞瓦斯托波尔。苏联人一想起日军的“敢死队”就脊背发凉,这些人浑身捆满炸药包就直扑苏军坦克。事实上,只要有称职的指挥官领导下,防守日军的表现就会很不错,让苏军大跌眼镜。实际上,正是关东军高层的拙劣指挥才要为整个关东军的差劲表现负责。



  人啊,认识你自己!
作者信息   主题: 八月风暴战略进攻结论部分22077

近卫龙骑兵


发表主题: 40
发表回复: 422
网站暂行积分: 4702


【深谋远虑我猫总】



  发表时间: 2010-11-19 下午 08:35:41             


顺便补个顾剑对满洲战役的评论: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我觉得华西列夫斯基的颠峰之作,不在斯大林格勒或是库尔斯克或是波美拉尼亚战役,而是对德战争结束后指挥3个方面军对关东军作战。评价远东战役,关键不在于日本关东军的战斗力当时已经如何低下,而在于苏军整个战局计划组织中表现出来的决心、主攻方向的选择、不停顿突进的深度。这一战摧枯拉朽,气势如虹,可以说是苏军积累4年东线战争经验而形成的苏式进攻战的最高体现。相信假使60年代中苏全面开战的话,苏军也就是这一套,不会更高了。”



  人啊,认识你自己!
新用户注册   返回首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