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外语学习 > 当前主题    站内搜索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         新用户申请  老用户登录  返回首页
作者信息   主题: 英汉习语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8350

白瑞德


发表主题: 2962
发表回复: 4621
网站暂行积分: 13507


【人类幸存者】



  发表时间: 2009-5-19 11:12:08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但是为什么"a summer's day"引起这么多话题?主要是对于英国读者来说,夏天可爱和煦,风和日丽,但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夏日炎炎,天气暑热,在骄阳肆虐之下,只有汗流浃背的可能,哪里还有"a summer's day"的感觉呢?因此不少译者必须在译文中做出调整,既不对原文作者悖逆不忠,也不使读者疑惑难明,这权衡轻重的步骤,就是译者的功力所在。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宗教信仰方面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K/aJ3UnDD$E|?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历史典故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heel(唯一致命弱点)、 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a 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表示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每当你几乎快被困难击倒,丧失斗志的时候,你就想想背后还有无数等你倒下捅刀子的SB,就充满了力量。
新用户注册   返回首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