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休闲娱乐 > 当前主题    站内搜索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         新用户申请  老用户登录  返回首页
作者信息   主题: 国产喜剧片应该往何处去? 文/杂毛 13444

白瑞德


发表主题: 2964
发表回复: 4624
网站暂行积分: 13516


【人类幸存者】



  发表时间: 2009-11-23 11:48:03             


   刚看了一部国产喜剧片《隋朝来客》,蛮好笑,但不好看,看完了回头一想,什么都记不起来,这就是现在国产喜剧片给我的一种感觉。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今年喜剧片好像挺多,我记得看了差不多有十部了,都大同小异,属于恶搞的类型,真正有分量有特点的喜剧片少之又少。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除了上面提到的《隋朝来客》,还有《疯狂的赛车》、《寻找成龙》、《夜店》、《大内密探零零狗》、《皇家刺青》、《高兴》、《斗牛》、《大胃王》、《盗版猫》等等。其中《夜店》和《斗牛》只是粗看了一遍,不全,但也足够了,《大胃王》没看,潘长江演的,能想象是属于那种类型,不喜欢。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在这些片子里头,《疯狂的赛车》和《高兴》算是出类拔萃的,尤其前者票房是过了亿的,导演依然是《疯狂的石头》的导演山西人宁浩。不过与《石头》相比,《赛车》也只是在票房上胜出了,而在其他细节上远远不如。宁浩的疯狂系列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巧的构思+本色演员的出色表演+电影拍摄技巧的运用(比如叙事方式、镜头、音乐等等)。在《石头》里,宁浩把这种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也收到了奇效,从而成为新锐卖座导演之一。而在《赛车》里,当大家看着那一幕幕似曾相识的画面jn*~_8出现时,已经有了一些审美疲劳,如果不是离奇的情节把我们弄的云里雾里,很难想象会有多少人完整的看下来。而且,在《赛车》里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苗头,比如恐怖的氛围和喧嚣的音乐。当死去的肥婆和杀手的冰雕一次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不知道我们是该笑还是该哭;当嘈杂的音乐响起,似乎是在为索然寡味的电影助兴,却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其实在配乐上还是用了心的,只是功力不够。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高兴》虽然反响平平,但是却是一个很有益的探索,在美国歌舞片一霸天下的局面下,如何发展我们自己的歌舞片,应该是有作为的电影人多多思考的问题。《刘三姐》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纯粹以戏剧或者民歌的形式搬上大银幕现在已经行不通,面对如此年轻和巨大的观影人群,放弃歌舞片市场显然是不明智的。几年前陈可辛的《如果爱》让香港看到了歌舞片的一线希望,今天《高兴》让大陆发现了另外一块大陆。这么说有些夸张了,但《高兴》确有其值得称道的地方,首先就是它改编自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同名小说,其次是片中的音乐场景,虽然模仿的色彩很浓,可是也保留了一些民族的东西,比如苗圃和郭涛唱的民歌,最后就是演员的发掘,片中没有真正的大腕,但就是这样一群人却表现的可圈6 3Z=7(UM可点,如果把《如果爱》的制作模式搬过来,恐怕影响还要成倍的增加。当然,缺点与优点共存,制作粗糙,模仿色彩浓重,都是本片的缺点。民族音乐还大有潜力可挖。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除了这两部,《寻找成龙》、《斗牛》和《夜店》又属于另外一种类型。《斗牛》故事不错,属于根本苗红的类型,完全可以作为一部献礼片,我之所以把它归入喜剧片,是因为片中的主演黄渤和闫妮,都是靠喜剧片成名的,片子也颇搞笑,只是又要反映一个较大的主题,所以有些不伦不类,黄宏演可能会好一点。《寻找成龙》好评如潮,只是因为它的定位是儿童片,如果上升到成人的角度,不啻于一泡狗屎。片中充满了中国式的说教,这恰恰迎合了家长的胃口,所以票房一度飘红。后来电影频道就把这一现象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认为这是儿童电影发展的一个方向,记得当时采访一位刚陪着孙子看完电影的老太太,她一个劲儿的说好,好好学习这句话从成龙嘴里说出来比他们管用多了,当时我听的毛骨悚然。别的不说,单就主演张一山那一口地道的北京腔,我怎么也不能把他和一个华侨的后代联系起来,而且语文成绩还超烂,这样的设置让郝邵文演最合适了。如果一些不明真相的孩子认为华侨说话和他们是一个味儿,那真不知道|"Fz~.!iowE[是教坏了他们还是教好了。《夜店》的类型最特别,评论也多称是模仿西方的一些片子,比如《超市夜未眠》等等。这类片子最大的特点是把场景设置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然后通过一些紧凑的情节的发展制造波澜,最终形成一个或喜或悲的结局。我很喜欢这种类型,因为这需要导演有极强的现场调度能力,让所有的出场人物都充分的参与进来,做到天衣无缝浑然天成。美国有一部电影叫《战栗空间》,非常好看,是我认为的代表作,但是《夜店》显然没有达到这一目的。片中为了让故事看起来更加的真实可信,不惜调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仅出场人物就有二十个之多,有些只是惊鸿一瞥,更像是在演舞台剧,而不是电影,而超市也不再是密闭的,成了一个开放的舞台,这就失去了这个特殊地点设置的意义。当我看到第二波绑匪进入,就再看不下去了,所以没看完。好的创意很难得,就这么毁了。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大内密探》、《皇家刺青》和《隋朝来客》属于一个类型,粗俗、恶搞、无厘头。从名字可以看出来,都是古装片,但只是借了个壳而已,说的都是现代话,办的更是未来的事儿。追本溯源,这类片子的源头应该是星爷的片子,其实如果这样想就错了。记得去年有一部《十全九美》,十分卖座,后来因Xe@/@ +)QZ`L /uI为分赃不均还打起了官司,它才是这类片子的“鼻祖”(之前也有,但没那么大影响)。归结起来,这类片子其实是拿人当猴耍,你要想看耍猴的,就去电影院,但小心别被他耍了,看过之后,一笑了之。不过现在甲流横行,人们的警惕性颇高,别说电影院,就是公共厕所,只要不至于憋死,都要回家去上,所以对看耍猴没什么兴趣,因此票房不理想也在情理之中。没过几天,网上有高清资源了,下载下来看一看,才发现是甲流救了自己一命,幸好没去电影院,看了即使不得甲流也得气死。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为什么这类片子这么不招人待见?我分析有以下这么几点。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第一:与现实生活距离太大,属于可有可无的,只是为一些人提供饭碗的类型,与GDP增长扯不上关系。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第二:制作粗糙,演员堪比小丑。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第三:缺乏创意,即使大家认可了你是无厘头,但是没有好的创意是不行的,胡乱拼接出来的剧情没有观赏性,这一点需要向星爷学习。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所以,国产喜剧片现状不容乐观,今后应该往何处去?另文备述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国产喜剧片应该往何处去(下)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文/杂毛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相声里有个说法叫抖包袱,包HSuBcD#e^1\9袱抖出去了,大家笑,这说明你抖的好,抖出去了,大家不笑,那就有问题了。于是有些人就动起了歪脑筋,你不是不笑吗,你再不笑我下去咯吱你,这就有点无赖了,咯吱得狠了把人咯吱哭了也说不定。喜剧片也是这个问题,为了搞笑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这就走了邪路了。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喜剧片有两个功能:一是逗人笑,二是讲一个道理。二者此消彼长,但缺一不可。以前的喜剧片很多有针砭时弊的功用,像卓别林的电影,还有一些意识形态浓厚的电影,这些都是把讲道理放在了首位。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娱乐性成了喜剧电影追求的主要目标,原因很简单,经济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的压力巨大,需要放松,大众化的电影就成了首选目标。这个时期的代表是香港的喜剧电影,无论是洪金宝和成龙的功夫喜剧,还是周星驰的无厘头,都是迎合了这样一种需要,所以风靡一时。而到了现在,经济发展的了,人们的欣赏水平也提高了,他们不再满足于那些无聊的打打杀杀和恶搞,而是希望看到一些真实的轻松的美好的电影。这是一种时代的诉求。(这句话是偷来的)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咱也不是专门搞这个的,所以理论少讲一些,多举一些例子说说自己的感受。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我很喜欢冯小刚的电影,尤其是前期? 92j \I?\+_AX的几部,像《不见不散》、《没完没了》、《甲方乙方》、《大腕》等等,这些也是受到专业的研究者推崇的几部(《大腕》除外)。为什么说它好?除了我对京味儿的艺术有一种特殊的偏好以外,就是因为他贴近生活。以《没完没了》为例,故事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债要出的一段故事,看开头就差不多能想到结尾的,但喜剧片不同于悬疑片或者恐怖片,简单不怕,只要有味儿,看着来劲儿就行。再说说《不见不散》,它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异国他乡的爱情故事,如果把他搬回国内,一样行得通,事儿还是那么点事儿,但只要讲的好,那就有人看。去年大卖的《非诚勿扰》,其实和《不见不散》大同小异,环境换一换,情节换一换,对白换一换,票房就上去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观众喜欢的还是那个调调。《甲方乙方》特殊一点,属于王朔风格,荒诞却有真实,很有现实意义,这一点不太好学,除非你跟王朔是哥们儿。后来的刘青云有那么点意思,可是放不开,学了个四不像,《手机》还好一点儿,到了《我叫刘跃进》就成垃圾了。《大腕》票房不错,但评价不好,觉得冯小刚开始脱离群众了。但这是正统人士的看法,在我看来,《大腕》是冯小刚向商业电影发展的第一次尝试,在这之后的几部电影,无论是《手机》、R#Tau[*@A=I%o《天下无贼》,还是《夜宴》、《集结号》,都走的是大成本大制作的路子,喜剧已经成了一个壳,而打造自己的风格成了他追求的目标。至于达到没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少《集结号》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冯小刚。《非诚勿扰》属于回归之作,这个我讲过,在此不再赘述。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我说这么多冯氏电影,并不是说所有的喜剧片都应该往这边靠拢,而是想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回归平庸。平庸不代表庸俗,而是简单,贴近生活的意思。冯小刚熟谙这个道理,在大片里摸爬滚打了几年,突然杀个回马枪,观众依然买账。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浪漫烛光 www.langmanzg.com

   反观近几年的“平庸之作”,我印象深刻的有这样几部。像夏雨的《警察有约》、《独自等待》,范伟的《即日起程》,黄磊陶虹的《38度》。应该还有一些,我一下子想不起来,姑且以这几部为例,讲讲我的感觉。《警察有约》早一点,讲的是一个生性懦弱的警察(夏雨饰)寻找爱情的故事,过程磕磕绊绊,笑料百出,而且穿插进一段“父子感情”,非常有趣儿。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是:夏雨和一个女孩在咖啡馆里聊天,聊的很投机,最后女孩很感慨的说“我觉得和你说话特别没有性别差异”。该片还获得了不少奖,说明受欢迎程度还是很高的。《38度》5E1nZ.4f,也早,讲的是非典时候的事儿,应该属于公益影片的类型,今年夏天我才在电视上看到,很有味儿。故事讲述的是黄磊饰演<



  每当你几乎快被困难击倒,丧失斗志的时候,你就想想背后还有无数等你倒下捅刀子的SB,就充满了力量。
新用户注册   返回首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1   转到第